成语晨钟暮鼓是用来形容什么的?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用来说什么的 ?
成语: 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出处: 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意思: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例子: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晨钟暮鼓”的意思是什么?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词语】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使用类别】用在「言语醒人」的表述上。
【造句】1.爷爷住在佛寺里,生活作息都以暮鼓晨钟为准。
2.我盼能得一好友,暮鼓晨钟般每日提醒着我。
3.他的一番话语,有如暮鼓晨钟,使我大澈大悟。
4.这些如暮鼓晨钟的言词,竟然唤不醒他执迷的心。
参考资料
360:
晨钟暮鼓,是指得什么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
出自唐·李咸用《山中》诗。
暮:傍晚。晨:早晨 晚上打鼓,早上敲钟,用以报时。
晨钟暮鼓指的是什么?
晨钟暮鼓,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 zhōng mù gǔ,意思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解释
词性:由两个偏正短语“晨钟”与“暮鼓”组成,而“晨”、“暮”相对,“钟”、“鼓”相近,可谓极妙。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白话释义
唐.李咸用《山》诗中:“朝钟暮鼓不到而已,第二个孤云长挂情。”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
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条,谐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为寺庙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这是询问了寺庙的高僧后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