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读书教育的成语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表示读书教育的成语有哪些,以及重视读书教育的成语相关的文章介绍,希望对于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有所帮助。文章内容丰富,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表示读书教育的成语有哪些的相关观点。
关于读书的成语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纳士招贤——〖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 学习 勤奋。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谷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山陬海筮—【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形容读书成语有哪些
书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那么就让我们也来看看关于书的成语有着怎样的’精彩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形容读书成语,欢迎来参考!
1、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2、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3、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4、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5、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6、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7、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8、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9、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10、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11、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12、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3、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14、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5、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16、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7、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18、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19、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20、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21、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22、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2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24、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25、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6、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27、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28、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29、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30、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31、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32、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33、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4、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35、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36、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37、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38、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9、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40、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41、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4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43、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44、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45、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46、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47、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48、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49、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50、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51、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52、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53、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54、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形容读书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2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8、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29、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0、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1、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3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3、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3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35、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36、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7、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9、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40、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41、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42、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44、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4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4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4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48、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49、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50、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51、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52、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5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55、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56、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57、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58、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59、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6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1、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2、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6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4、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65、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66、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67、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68、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
69、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7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73、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7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75、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7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7、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78、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79、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8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8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82、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83、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84、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85、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8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7、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88、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8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90、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91、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2、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93、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94、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95、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96、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97、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98、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描写学习教育的成语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风夜匪懈 风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茧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关于表示读书教育的成语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相信关于重视读书教育的成语方面的问题您应该得到了解答?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表示读书教育的成语有哪些和重视读书教育的成语的相关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